<
t5b4小说网 > > 打铁匠的俏夫郎 >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125节
    虽说赵炎在师傅那处买了不少铁器农具回来,但质量参差不齐,趁着现下单子不多,早早打出一批好的挂上去,这样客人手一摸,耳朵一听便知铁器的质量如何。

    “院子在后面,一间房,刚好我和阿炎住。”青木儿带着阿爹和玲儿湛儿进后院,“二万和钱师傅住另一个新院子,就在后面窄巷里,不远。”

    周竹四下看了看,笑道:“这儿虽然没有家里大,不过看着也挺敞亮,那菜是新种的吧?”

    “对,家里带来的菜籽都种上去了,阿炎弄了一排新的菜地,吃饭的人多,一排菜地不够。”青木儿说。

    看完了后院,又回到铺子里,一众人在里头转悠,外边路过的人一看,以为这家生意极好,抬头一看是铁匠铺,想起家里要修缮的农具,脚步一转,进去询问了价格。

    跟客人介绍铁器什么的赵有德和周竹都不懂,但他们看着二万和青木儿接待那么多客人,自然而然地也跟着一块儿招呼。

    东行街无论什么时候都热闹,各家商铺传出的声音比别的街市大许多。

    铁匠铺正式开张那日,尤其热闹。

    赵有德天不亮就从客栈来铺子后院杀鸡,开张吉日得杀鸡上香祭拜财神爷和太上老君,供桌摆上供果,鞭炮一挂,齐活儿!

    鞭炮还没点呢,铺子周围就停了一圈人,喜庆事儿大家都爱看。

    鞭炮劈里啪啦一响,铁匠铺开张了!

    围着的众人不约而同鼓起掌,彷佛这铺子是自家开的一般,各个乐呵呵。

    赵炎偏过头看了一眼小夫郎,小夫郎眼眸里的笑意如烈日般耀眼,整个人洋溢着无尽喜悦。

    “木儿,开张了。”

    喧哗吵嚷中,这一声轻叹准确落入青木儿耳里,他转过头,眉眼弯弯地看着身旁的汉子,今日大吉,铺子里每个人头上都戴着喜庆的簪花。

    这汉子头上也不例外,一朵火红的簪花簪在这高大汉子的发髻上,红红火火。

    “真好,阿炎,我好开心。”青木儿的眉眼轻轻笑开,“每一日每一日都好开心。”

    赵炎看着小夫郎应了一声,唇边带着化不开的浓浓笑意。

    铁匠铺不同于别的商铺,吃食店肉铺粮铺为了吸引客人,头几天会搞些便宜价,铁器农具的价格低不了太多,铺子一开,全然不像别的商铺新开张那般挤得脚不沾地。

    不过吉利日子,来问问价的人也很多,大家都想趁着刚开张的这日下个单,能少几文就少几文。

    而且,打铁器,竟然送簪花?

    铁器怎的还跟簪花配一起了?这还是头一回见,当真是稀奇啊!

    “大红的簪花戴头上,沾沾喜气嘛不是!”

    “瞧着还挺有意思啊!”

    “伙计,你家可能打这么大的门环不?我想要雕虎头上去,可会雕?”

    “自然可以,铺子的师傅手艺都好。”二万笑回:“您瞧瞧墙上挂的这一对如何?”

    这人去看了一眼,又摸又敲,回道:“这确实不错啊,摸着挺重,这毛发刻得好极了!”

    这一对是赵炎在师傅那边学艺时雕的,一直被师傅留着,要不是听说赵炎开铺子了,还不想给他带走呢。

    “好好!就冲这重量,铁定不会差,我家来一对虎头门环,掌柜的记一下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笑应道:“好,您何时要?可要送上门去?铺子方圆五里均可送上门。”

    “巧了,我家还正好在五里内,既如此我也懒得跑,您一个月内送到东二巷李宅就成。”

    “记下了。”青木儿提笔写下,“一对虎头门环,拢共五两银子,需付一半定金。”

    “成!”这人爽快,付了定金,领了两朵簪花,高高兴兴地走了。

    铺子生意红火,后院的火灶一样红火,临近午时,周竹和玲儿湛儿一块儿把饭做了。

    这是开张第一顿,理应吃得好些,祭拜的鸡混着芹菜一块儿炒了一大盘。

    除了鸡肉,鱼肉,还有焖猪头肉,不光打铁事重活儿,招呼客人一样不轻松,务必让他们吃好喝好,才有力气继续干活儿。

    浓浓的饭菜香从后院传来,饥肠辘辘的几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。

    就连客人闻到都说香,交了定金,急急忙忙回家吃饭去。

    忙过了人多这一阵儿,铺子里的人轮流去吃饭,吃了饭歇一阵儿,赵炎和钱照继续打铁,二万和赵有德在门外吆喝,青木儿则是把今日的账全部记下。

    周竹带着玲儿湛儿洗碗刷碗收拾灶台,每个人都有活儿干,每个人心里都踏踏实实。

    第116章 咔嚓

    开张半日, 账簿上记下最长的一单,排到了两月后。

    趁着午后歇息时,青木儿和赵炎把排单整理了一下, 铺子仅有两个打铁师傅, 不合理的排单容易误工。

    青木儿的字刚练不久, 账簿第一页时写得有些大还有点儿歪, 后面越写越顺畅, 歪扭的字掰正,显得账簿十分整洁。

    他不怕丑字被人瞧见, 但是旁边这汉子看了一眼, 低声说了句“可爱”,他脸登时红起。

    “不许笑话我。”青木儿小声忿忿道。

    赵炎提笔勾字, 头也不抬, “过几日下了工,咱们再去书坊买些纸张回来练字。”说完他看到账簿上画了几朵小花,小花画得比字还漂亮, 他愣了愣, 笑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青木儿看了一眼, 挠挠脸, 有些不好意思:“这几位要送上门的,我当时一急忘了‘送’字怎么写,便画了朵小花上去。”

    他每日拈花攒花,对花型熟悉得很,三两笔就能勾出一朵像模像样的花儿。

    “那以后送上门的单子后边全部都画花吧。”赵炎说:“方便,还好看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轻轻笑了笑,说:“好呀。”

    账簿排完,赵炎继续回去打铁。

    打铁铺子里有两个大火炉, 温度比外面烈日暴晒差不多,周竹摇着葵扇擦着汗和青木儿说:“这天儿热得很,我带玲儿湛儿去买点绿豆回来煮汤,解解暑,这边有近一些的粮铺么?”

    青木儿刚要回话,门口便来了两人,一人扛着圆木桶,一人手里抱着小竹筒。

    进了铺子,抱着小竹筒的人一眼看到了柜台后的青木儿,问道:“有木凳么?”

    青木儿愣了一下,连忙搬了张木凳过去,“子玉,你今日不上工?”

    “上,请了半日假。”子玉指挥后头的伙计把圆木桶放到木凳上,掏出钱袋给伙计付了钱,那伙计走后,他才继续说:“你们开张,不得过来看看?”

    “我以为你下了工才过来……这是什么?”青木儿看他把小竹筒放到柜台上,伸手摸了摸,冰冰凉凉的。

    “下了工你们都关铺子了我还过来做什么?”子玉掀开小竹筒的盖子,啧道:“冰块,可见过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一旁的周竹惊了一下,这边的冬天很少下雪,更别说三伏天只有富户才能用得起冰块呢。

    “哇——”柜台旁的玲儿湛儿凑过来,睁大眼睛看着那小竹筒,小竹筒上冒着小水珠呢。

    青木儿眨眨眼,指尖轻碰了一下,“冰块?你哪里弄来的?这……”

    子玉瞥他一眼,“偷的抢的捡的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无言半响,说:“买这个很贵吧?”

    “这一桶,几百文吧。”子玉满不在乎,反正他一人挣钱一人吃,平时没啥花钱的地儿,这铁匠铺新开张,不买点好东西过来怎么行?

    他打开圆木桶,浓浓的酸梅香飘出,“我听来买胭脂的夫人说她们家里喝酸梅汤,每个碗里都敲一颗小冰块进去,喝起来更甜,来试试。”

    几百文可不是小钱啊,都能买几匹布了。

    青木儿看了子玉一眼,子玉皱着眉,说:“怎么?嫌弃?嫌弃别吃了——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青木儿拿开他压在圆木桶上的手,哼道:“我就吃!玲儿湛儿,阿爹,来喝酸梅汤。”

    周竹闻言犹豫了一下,他看到子玉皱成一团的眉和紧抿的唇角,蓦地一笑,“我去拿碗来,总不能就着桶喝吧。”

    子玉松开眉头笑了一下,转过头看到柜台后面两个孩子,他没怎么跟小孩相处过,也是第一次见玲儿湛儿,相视一时无话。

    倒是玲儿好奇地看了一眼眼前的哥哥,哥哥眉间有三片花瓣,漂亮极了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子玉哥哥,哥夫郎同你们说过的。”青木儿说。

    “哇——”玲儿微微睁大眼睛,高兴地说:“我记得!子玉哥哥,你额头上的花真好看!”

    湛儿双眼亮晶晶地点头,又看了一眼子玉,跟着说:“镇上也有哥哥姐姐画这个,好看!”

    子玉怔了一下,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额头,“这个……胭脂店的伙计都得画……上工需要,方才一急忘了擦……好看?”

    “嗯!”玲儿大声说:“很好看!弟弟,是不是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湛儿肯定地回道。

    “……哦。”子玉有些不自在,他理了理衣裳,斜靠到柜台上,又蓦地站直,“你们要是喜欢,下回给你们画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子玉哥哥!”玲儿湛儿齐声道。

    青木儿第一次见到子玉手足无措的样子,站在一旁无声笑了半响,直到子玉冷飕飕地瞟了他一眼,他才敛起笑,干咳了一声。

    周竹拿了几个大碗和长勺进来,一人一碗酸梅汤,青木儿把敲碎的小冰块放进碗里,还没喝呢,就觉得口中清凉。

    “先喝完酸梅汤再干活儿吧,子玉带过来的。”青木儿招呼其他人过来,走出门去叫爹爹。

    赵炎放下手里的工具,叫上了二万和钱照。

    二万和钱照没想到这加了冰块的酸梅汤还有他们的份儿呢,冰块多贵啊,碗里这一小颗得几十文吧,平时哪里舍得花这个钱?

    也就现在蹭一蹭主家的福气,才能吃上这种好东西。

    一碗凉爽的酸梅汤下肚,二万恨不得把街市上的过路人都拉进铺子买铁器农具。

    开张第一天忙到了天擦黑,街市上的行人明显减少,家家户户都回家做饭吃饭,另一条吃食街巷反倒红火起来。

    各家饭馆的伙计站到街边招揽客人,更有甚者,直接在外头摆摊子甩面烤肉。

    那香味从街头飘到了街尾。

    赵炎把铺子门口的两个灯笼点上蜡烛,关上铺子大门,带着一众人去隔壁吃食街巷吃饭。

    喜庆日子就得吃一顿好的,才能算真正的好日子。

    青木儿挑了一家大饭馆,那饭馆门口两个大灯笼,门头高大不说,牌匾也大,一看就知里头的饭菜不便宜,这么多人吃一顿,怕是得花个八九百文呢。

    要换做以前,赵有德和周竹哪敢上这儿吃饭啊?看都不敢多看一眼。

    他们心疼钱,但挣钱的是赵炎和青木儿,如今两人有本事,高兴还来不及呢,哪会多嘴说什么饭菜贵。

    吃饭的人多,子玉原先没想来,被青木儿一说,玲儿湛儿手一拉,不来也得来。

    他坐在青木儿旁边,另一边是小声嘀咕的玲儿湛儿,面前是赵家一家,还有铺子里的伙计师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