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5b4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书之撩夫日常 > 第103章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大哥,我把碗筷都收拾了……大哥,你跟嫂嬷……”

    曾明川蓦地意识清明,迅速把李一程挡住。

    “嫂嬷怎么了?”

    曾明川强自镇静道:“你嫂嬷睡着了,不要吵到他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柔儿大眼睛眨了眨,放低了声音,“大哥,你要洗漱吗?我烧了水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曾明川回头看看李一程,见他脸上薄红,闭着眼睛,俨然已是睡着了。

    他苦笑,合着只有他自己一个人难受。

    不行,要赶紧把西屋收拾出来,尽快搬进去。

    还有,以后要告诉柔儿,不能轻易进他跟李一程的房间。

    现在?他只能继续忍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,李一程醒来已是天光大亮。意识清醒的一瞬间,便感受到了头疼如裂。

    难道是昨晚喝酒的原因?

    他呻吟一声,这具身体的酒量可真差!

    等听完渣系统的亲密值奖励,李一程的头疼似乎减轻了很多。

    一晚上奖励了二百多奖励值?曾明川趁着自己酒醉做了什么?

    他嘴角弯起来,真是个闷骚的男人。

    过了八月十五,也到了收玉米的时候。

    在收玉米之前,李一程先把后院种的草药梳理了一遍。

    起先从山上移植过来的,大部分是一年生的草药,价格也不高。

    后来从种子库里取出种子来种的,除了一年生的,还有多年生的,价值也比较高。

    他把一年生的草药全都收了,除了拿去卖,还留了一些种子。

    种子库里是有种子,但他不舍得全都拿出来用,拿出一颗来就少一颗。

    好在他有储物袋,拿出一颗种子,第二天变成十颗,第三天变成二十颗,第四天他就有了三十颗。

    他有十亩地要种,需要很多种子。他现在每天都用储物袋增加草药种子的数量,虽然每天只能多出十颗来,但积少成多,等明年春天,他就会有很多种子了。

    经过实践,他发现从储物袋里多出来的种子也有种子库的习性。

    李一程忙草药,曾明川读书之余,每天去地里查看,他早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会不错,但看到半尺长,米粒饱满的玉米棒时,还是惊讶不已。

    难道这就是施了肥的原因?

    望山村除了家家户户种小麦,第二季的粮食作物种的花样很多。有种玉米的,种高粱的,种大豆的。

    地邻老尹家今年也种了玉米,曾明川跟他家的玉米默默比较了一下。

    自家的棒子比他家的长,米粒也比他家的饱满。幸亏他听了一程的话,沤了肥,也施了肥,才能有这么好的收获。

    他原本不想声张,但老尹看到他家的玉米棒之后不淡定了。

    “明川,你家的玉米为何长的这么长,这么粗?看样子,收成要比我家的多的多。”

    老尹的大呼小叫引来不少人,他们看到曾明川家的玉米棒,也是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都说读书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,人家曾明川不光考上了秀才,连庄稼也比他们种的好。

    玉米棒掰下来后要去皮,晒干,搓粒,然后才能装袋过秤。

    这一过称,把望山村种地的老把式都给惊住了。

    曾明川的一亩地居然收了六百六十斤玉米。

    这、这……

    负责称重的牛顺利结结巴巴,“村长家的肥地,一年也只出四百多斤吧?这、这怎么多了这么多?”

    刘住拿起一把玉米粒放在手里细细看了看,不客气道:“明川,你这玉米种子是哪里买的?明年我也去买些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纷纷附和,他们以为粮食的产量只跟种子有关。

    曾明川见这么多人都想让庄稼丰收,觉得自己应该去跟赵永平说说沤肥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赵永平早就听说曾明川家的玉米收了六百多斤,原本是想去看看的,但家里地多,活儿多,他总是没空儿。

    等他把家里的庄稼都收完了,最后一算,他家的玉米亩产只有四百二十多斤,比曾明川家少了二百多斤。

    居然少了这么多!

    他想去找曾明川的时候,曾明川主动上了门,还跟他说他家的玉米之所以增产,是因为用了肥料。

    “肥料是什么?”

    曾明川跟赵永平详细说了沤肥的法子和施肥的法子。

    如果是几个月前,赵永平说不定不会信,但如今曾明川家玉米的产量明晃晃在眼前,他怎么能不相信呢?

    “明川,这么好的法子,你是从哪里学到的?”

    曾明川道:“我是在书上看到的,当初怕不管用,便先自己试着做,自己用,如今丰收了,才敢告诉赵叔,想着让乡亲们也得益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赵永平一拍大腿,激动道,“明川贵为秀才老爷,还不忘了乡亲们,我先代乡亲们谢过你了。等明年粮食大丰收,村里摆个百户宴,好好谢谢你,也好好庆祝庆祝。”

    曾明川抱拳,“明川不敢,明川在村里这些年,多亏村长及父老乡亲的照拂,为村里出点儿力也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赵永平捋着胡子哈哈大笑,“咱们村里多些像明川这样的年轻人才好啊!明川,你放心,我不会淹没你的功劳,等过几日,我把村民召集起来,你把沤肥和施肥的法子教给他们,如果粮食真的增产,县里恐怕也会给你奖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