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清河县的冬天,雪也厚的很。

    考虑到每日家里人都要出去,蔡九娘和张氏要去铺子上,她和妹妹也要去学堂,干脆又从游戏里取了十来张渡渡鸟兽皮,一人做了两双短靴子。

    有了这身皮毛和兽皮套装,大家走在外面,手脚都是暖和的。

    这会儿听到张氏的话,刘意下意识的皱起了眉,不是她恶意揣测,实在是这样世情背景下,很难让人不多想:

    “…这几天雪大得很,要是娘想舅舅他们了,不如过了正月,等雪停了,咱们再去?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马上要开启新的故事了!大家期待不,有小可爱们能猜到下个故事吗?

    第54章 舅家

    张氏听到她的话,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,笑了一下:

    “我也是说说,上个月你出去了后,我和九娘在铺子里遇见了你舅舅他们村的人,说起你舅舅他们家如今很难……”

    刘意注意到张氏小心翼翼打量她的眼神,不着痕迹的蹙了一下眉头,没有说话,只是微微点了头。

    张氏见她没有反对,赶紧又说道:“说是这去年收成不好,你舅舅家卖了女儿才过下去——”

    “卖女儿?”

    她的心中一跳,下意识的瞧了一眼张氏,见对方好似很正常的一样的神态,有些担心的想到:

    她自己倒是什么都不怕,不管是人是鬼,只要敢来敢做,就看对方有得命在不,可刘小女就不行了。

    “是啊……”

    张氏叹了一句,摸着肚子说道:“这世道难,你舅舅家听说儿女也多,光儿子就三个,女儿也有五个,大的都有十七八岁了,小的刚会走路,怎么不艰难些……”

    “自己都糊不了口了,还生这么多孩子,这不是遭罪嘛。”

    “…你这话说的,多子多福,有这么多儿子,你看村里哪个敢小瞧了你舅舅家。”

    张氏笑着看了她一眼,说道:“也就是我命好,虽没有儿子,也还有你这个有本事的女儿,不然你想想就凭娘和你妹妹,刘家村恐怕都走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这话是张氏故意说着,讨她开心的。

    刘意心里清楚,自从到了清河县后张氏对她就不再是单纯的母亲对女儿的感情。

    更多的是一种对家里掌事人的讨好和对身怀神眷之人的敬畏。

    若说母女之情,肯定也是有的,只是穷苦人家的感情占比太少,每日为了吃饱饭就累的不行了,哪里还能有时间维系这种感情。

    穷苦时一家子为了吃上一口热饭,只能齐心协力,骤然脱离贫困后,各人的小心思就多了起来,所以大多人是能患难不能共富贵。

    张氏就是很明显的这一类人。

    以前大家都贫穷,她和娘家可以做到互相都不走动,可如今生活好了起来,她就有了攀比的心思。

    类似与:你看看我如今可算是熬出头了,比你们强多了。

    又或者是:当初你们卖了我,如今我也过出人样让你们瞧瞧……等等这一些心思。

    可张氏的攀比又不纯粹,她其实也是真心想要帮一下娘家人。

    所以做起事,说起话来,总让人心里隔应,可又做不到完全的讨厌。

    毕竟人性本就如此。

    刘意在心里剖析了张氏的性格,可面上还是带着淡淡的笑意,好似在认真听对方的话一般。

    张氏见她听得认真,心里只以为这事有门儿,赶紧说道:“……如今咱们的日子好过了,你舅舅家却还卖女儿过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那人说,你表姐被卖到了窑子里,她还那么小,算起来也才十六岁,怎么受得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那娘想怎么办——”

    说着,刘意扶着她拐弯进了杏花胡同,前头蔡九娘正拿着扫帚在大门前扫雪。

    见她们回来,蔡九娘瞧了一眼张氏,走了过来,对她唤道:“姑娘。”

    “蔡姐,我都说了,你叫我妹子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刘意无奈的看着对方,这蔡九娘自从来了刘家,叫其他人都还好,叫张氏为张娘子,刘小女叫小妹,唯独到了她这,非得弄得姑娘叫着。

    她听着十分不习惯,可不管她说多少次,蔡九娘就是不改,问起来也是三句话打不出个闷棍。不过做事是真的勤快,也不和谁拉闲话,就连一个院子的米婆,都说蔡娘子这人很不错,懂分寸。

    “这雪等会儿扫吧,天上还下着了,咱们先回去吃饭。”

    三人进了院子,正好瞧见米婆坐在屋檐下边做针线,刘小女和席哥儿两人搬了个凳子在那儿用竹子编些小玩意儿。

    见刘意回来了,刘小女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,一下就冲了过来:“姐姐,你们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小心。”

    刘意无奈的看着小妹,及时接住了对方的身子,说:“都说了多少次,娘现在肚子大了,不要撞着她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小小的人儿把头埋进她的怀里,瓮声瓮气的说:“我就是想姐姐了。”

    摸着对方的细软头发,她叹了一口气,这孩子被她之前失踪给吓着了,现在见到她就粘的不行,又不敢太过严肃,只能安抚着说:

    “我这不是在这,你瞧,再这样席哥儿可要笑话你了。”

    刘小女一听,当即抬头去看屋檐下的人。

    米婆搂着席哥儿打趣儿的说:“都念叨你一上午了,这孩子听话着了。”说着,米婆看了张氏,关心的问道:“去看大夫了,大夫怎么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