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涵诧异地挑了挑眉,心说这点事你们自己就能办好,非把我们拽过来是什么意思?
可这是上面安排的任务,叶涵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绝对不会说出来——俗话说得好,祸从口出病从口入;俗话还说得好,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!
他早就过了热血冲动的年纪,知道自己的嘴该怎么管。
钻机继续工作,钻孔越来越深,没多一会儿就达到了徐莫良要求的深度,但是单从钻进速度来看,密度仍然不理想。
驾驶员回头问道:“还往下钻吗?”
“算了。”徐莫良眉心扭成了一个大疙瘩,“就这样吧。”
驾驶员撤销操作,钻头向上提升,没多一会儿就升上地面,接着一份样本送入艇内。
徐莫良瞅着满是冰料的样本叹了口气,把三维模型上把艇下的小山涂成了蓝色……这意味着必须将爆破线下移,为爆破后分离的碎块留下足够的质量。
除此之外,徐莫良还在山头上标记了几个点,它们是最适合安置超级引擎的位置。
完成所有的工作之后,工程舰收起缆绳,飞向下一个作业点,继续执行勘测任务。
第二个作业点的勘测任务完成之后,时间已经过了四个小时,徐莫良宣布收工,两艘工程艇启程返航。
回到鲁州号之后,所有人休息就餐,两小时后再次出发,继续执行勘测任务。
这一回艇上只有叶涵和他的战士们,工程艇也从两艘变成了四艘,各种艇获取的数据第一时间发回鲁州号,由徐莫良完成计算和筛选,最终判定爆破位置。
说到爆破,陆战队能找出一群行家里手,个个都能把炸药玩得出神入化,欧阳平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不过爆破手们平时接触的都是小打小闹,从来没人研究过如何才能爆破一颗卫星……这种题目远远超出常规军事行动的范畴,简直就是丧心病狂!
可凡是知道火星计划的,哪一个都得承认这个疯狂的计划确实有成功的可能。
叶涵等人花整整一个星期,把火卫一查了个底掉,全面掌握这颗卫星的地质情况。徐莫良勘测获得的数据,在火卫一上圈出了十个最合适的爆破点。
第一阶段的勘测任务完成之后,两艘飞船转场火卫二。
按说有火卫一上的十个点,已经可以获得足够的“弹药”,压根儿没必要再查木卫二的情况。
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,火卫一其实是备选方案,火卫二才是狙击木卫零的主力!
这是因为火卫一离火星太近了,它的轨道距离火星表面只有六千公里,木卫零就算路过火星,也不会飞到离火星那么近的地方,除非外星人真想用木卫零撞击火星!
而火卫二距离火星两万三千多公里,虽然木卫零飞到这个距离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,但是总比火卫一和几率大一些,所以火卫二才是计划的重点。
飞船赶到火卫二之后,马上进行全方位的勘测,尽管火卫二的体积只有9x7x6公里,可是勘测用掉的时间几乎跟火卫一相等,数百个勘测孔遍布火卫二表面,获得了大量详实可靠的地质资料。
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徐莫良和他的团队,对火卫二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,把所有可以利用的部分标记出来,反复研究哪个部分更适合撞击任务。
不仅是鲁州号上的几个天文学家,相应的数据全部发回地球,北都和华盛顿发动整个天文学界,甚至为了计算数据动用了超级计算机,可最终只在火卫二上圈定了六枚“弹药”。
鲁州号根据北都提供的数据,对火卫二进行了补充勘测,最深的探洞深入地下近千米,取得了更加精确的地质资料,查清了六枚弹药周边的详细情况。
北都利用这些资料,设计火卫二的爆破计划,每一个炸点的位置、每个位置需要多大爆炸力、各个炸点的起爆顺序等都做出了精确计算。
2027年10月6日,火卫二爆破计划完成,数据分别发给北月洲和鲁州号。
北月洲接到数据,马上按计划需要制造核弹,每一枚核弹的当量都尽可能地精确,并且按要求编号,以免错用混用。
鲁州号接到数据后立刻进行爆破前的准备工作,四艘工程艇赶赴火卫二。
叶涵亲自指挥工程艇在指定坐标降落,反复修正位置,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,才抛射缆绳把工程艇固定在火卫二表面。
随即艇尾的钻机缓缓竖起——钻机也不是随便竖的,必须先测定工程艇的停泊姿态,结合开凿数据算出地井与工程艇之间的角度,再把钻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。
幸好工程艇上的钻机可以多角度钻探!
叶涵一声令下,钻机开始工作,飞速旋转的钻头缓缓下降,直至接触地面。
钻头立刻在地面上犁出一道浅沟,被钻头崩裂的碎石四面飞弹,径直飞离火卫二,成为环绕火星公转的太空尘埃。
钻头钻入地下,工程艇在钻机的带动下微微震颤,绞碎的岩石不断飞入空中,形成一条飘向太空的稀疏尘带。
第一艘工程艇顺利展开,为地井的开凿开了个好头,随后其他工程艇一一投入施工,自此,所有钻机二十四小时不停机,日以继夜地开凿爆破用的地井。
由于人手不足,叶涵不得不把禹山号上冬眠的战士们唤醒。
因为业务生疏,战士们开凿的地井常常出现失误,方向偏移和深度偏差司空见惯,每一口地井徐莫良都要再三查验,修正各种偏差直到符合标准。
徐莫良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吐槽陆战队的能力,但叶涵和战士们也很委屈,他们又不是工程兵,根本就没人打过井,能把地井挖出来就不错了,还不让出点偏差,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么?
要不是有军方的命令压着,叶涵和战士们早就撂挑子不干了。
而且火卫二的条件太差了,重力低还是小事,就算飞离火卫二,了不起再飞回来就完了,可无处不在的危险却让所有队员绷紧了神经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