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☆、第11章 阋墙·流金沙(三)

    作坊内部略有杂乱,但是一切物品摆放仍然是分门别类,给人一种混乱中包含秩序的感觉。器物多用紫铜制成,边角略有磨损而不见锈迹,看得出是经常使用的样子。

    不一会,便有仆役搬来大大小小的原石,夏元熙吩咐他们全部堆在角落里,她并不着急,转来转去地摸摸这个,看看那个。随手打开房间中间四人合抱的丹炉,发现里面摆放着两个三脚紫铜小鼎,一上一下,上面那只刻着上古葛天氏教授万民音律舞蹈,下面那只则是燧人氏钻木取火。

    夏元熙正打算深入研究,突然身后有位一直没离去的仆役开口道:“刻有黑帝的上鼎为水鼎,而燧皇的下鼎为火鼎,坎水离火,称为‘既济炉’,取《易》数第六十三‘坎上离下’之意。”

    空气传来食物的香味,那人也不见外,自顾自端着食盒走到夏元熙旁边的桌前,把饭菜一样一样摆在上面,然后打开一个比巴掌略大的白瓷小瓶,向酒盏倾倒出金色的液体,顿时馥郁的灵气伴随醇厚的酒香弥漫室内。

    “液如琥珀,香若芝兰……凤髓我是没喝过,无法评价,不过看样子味道应该不差,这就是‘透骨香’?……说吧,苏国师派你来做什么?”夏元熙转过头,来人一色青衣小帽,长相扔人堆里认不出来,满脸堆笑倒是和苏玉朗风格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“夏仙师唤小人明安便是,仙师修道日浅,许多东西可能并不知晓,我家主人便吩咐小人前来听候差遣,也算略尽绵薄之力。”

    哼,在这种没有义务教育,识字率极低的时代,你能跟我谈易经,最差也是高级马仔,虽然刚才就发现李苏二人不太对盘,但是没想到竟然到了互相拆台的地步!倒是省了我不少时间。

    于是夏元熙便听明安将既济炉、水海、石榴罐、华池等物作用,以及炼制流金沙的方法细细道来:“流金沙需高温煅烧以去除杂质,如用普通石炭,则炉温不高,难出上品。这就需要先将石炭与石灰同炼为焦炭……”

    夏元熙开始听他介绍工具的时候还挺认真,讲到这里的时候眼神完全不对焦了,一副神游物外的模样,明安一见之下也生了几分恼怒,可是为了主人的大计,他只有按捺下怒火,脸上笑容越发谦卑:“仙师,您在听吗?”

    不合格的听众终于魂归来兮:“哦,知道了,你下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夏仙师!李清川炼制的流金沙纯度足有七成,您若不早作打算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外面又传来仆役的脚步声,下一批送材料的人也到了,自己的菜品已经摆放好,再滞留下去则毫无理由,若是被人发现恐怕会让李清川生出怀疑。想到这节,明安只得恨恨一跺脚,收拾起食盒退出门外,准备伺机找个空挡准备报告苏玉朗定夺。

    “你说她并未升起炉火,只在一边挑拣原矿?”这边的李清川也收到了消息。

    提炼焦炭的过程并不用特意看护,但是炼制流金沙的时候却需要,所以通常情况下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挑拣矿石的时候开炉炼炭,等到流金沙矿攒够一炉之数,需要的燃料也炼好了,夏元熙不懂得双线进行,在李清川看来,就算她和自己同样境界,也已然是输了一半。

    “外面的人盯紧点,说不定苏玉朗要做什么手脚!”

    “主人放心,作坊外已经布置了天罡教的阵法,这门道他们最拿手了,您还不放心?若是夹带东西进出阵圈,金性灵气触发阵眼,必定即刻引爆,苏玉朗哪怕有通天手段,也送不进一粒流金沙!”

    另一方面,明安垂首立在堂下,向苏玉朗禀报了自己所见。

    “属下无能,请主人责罚。”

    苏玉朗含笑走下来,拍拍他肩膀。

    “何罪之有?我本来就不打算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胎息小鬼身上,只要能逼四弟走到那一步就够了。不过这事还需要你再跑一趟,把这粒丹药带给夏元熙。另外,四弟这人生性多疑,你回来的路上,不妨故意被他发现。”苏玉朗摊开手,里面是核桃大的个青瓷小圆罐。

    “是!属下必不负主人厚望!”

    此时的夏元熙正悠闲地扫地,方才挑选矿砂随便乱扔,脚边堆了不少含有流金沙的碎石沙砾,眼看很快凑够了一炉,她直接提起角落的扫帚和簸箕,不拘矿石还是灰土草草拢作一堆,然后铲起来扔垃圾似的往炉里一丢,炉下是新鲜挖出来还带着泥土的生石炭,焰色驳杂不纯,黑烟四起,自然温度大打折扣。拿她与李清川先碾成粉末,再以流水法反复冲洗,粗选出富矿沙,然后九制九晒后以精制焦煤炼制的模范手法相比,简直如同把华夏名菜佛跳墙和腐国着名黑暗料理“仰望星空”相提并论。结果到了开炉的时辰一看,不负众望的一鼎渣渣躺在里面,颜色暗沉毫无光泽,纯度给个五成的评价不能更多……这样满身是槽点的豪迈风格简直可以编成一本《手把手教你怎么毁掉流金沙》。

    “啧,果然是‘战五渣’的水平啊……反正也没指望靠这种方式获胜。”伸了伸懒腰,眼中银星随即黯淡了一颗,澎湃的真元立刻又充满了全身,夏元熙推开门喊道:“来人呐,再给我来点矿,数量嘛……就先要个上次的十倍吧~”

    “你说她要了三次矿石,都是十倍的数量?”李清川听完禀报,望着窗外夏元熙作坊的方向,只见青石烟囱中滚滚浓烟喷薄而出,皱眉沉思道:“难道是希望以数量取胜?区区胎息期,真元理应耗尽才是……原来如此,难怪有人禀报发现有个鬼鬼祟祟的人,相貌神似苏玉朗身边的明安,看来是动了那个东西……”

    下首那人愤愤不平:“苏玉朗老奸巨猾,不知又做了什么手脚!主人,我们要不要……”

    “做什么?你又没当场抓到他,本来五色石脂价格高昂就让不少人犯了红眼病,若是率先撕破脸必然让他们彻底倒向苏玉朗,不是正中他下怀?!反正他打什么主意我已经清楚了,无外乎是以前他诛杀三百年鲛妖时服用过的那东西,本来当时他近乎油尽灯枯,服下一粒后竟然真元充沛,硬生生耗死了那鲛妖。朝景丹……巫王窟竖亥药师留下的仙药,当时他宣称兄弟六人一人一颗,果然还是藏了私!”

    李清川把玩着一个青瓷小瓶,阴恻恻道:“不过倒也无所谓,我这颗朝景丹,可是还未服用呢。任他机关算尽,终究目的还是为了谋夺我基业,我们只要守好自己就行。仙舟来访也快了,他瞒下这个消息固然是想自己早早做好准备,我也不准备拆穿,这点我和他利益倒是一致的。不过到了捂不住的时候,其他兄弟却也未必愿意与潜在的敌人联手!如此一来,各凭真本事,我倒要看看他还能用‘大哥’的帽子颐指气使多久!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夏元熙还在摆弄一个比既济炉稍小的黑铁炉。这器物外观如同一个石榴,从顶部花蕊的部分分离出一根铁管,把铁炉与一个铁质小桶相连,夏元熙在稍大的石榴的一段填上炭火,装上不知从哪来的红色粉末,开始煅烧起来。

    “成了成了~”熄火后浸一浸水,草草冷却后马上迫不及待打开另一端的小桶,里面是流动着反射金属光泽的银液,夏元熙小心把它倒入盛着低品质流金沙的盘子里,颠簸了几下,只见银液流过之处,沙砾当中的细小金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    吸收过流金沙的水银再度被倒入石榴形黑铁炉,加上炭火,不久后打开小桶,里面又攒了半桶水银,而石榴形铁炉中留下的,则是闪闪发亮,婴儿拳头大小的流金沙,这样纯度为十成的流金沙,偶尔也有黄豆大小的天然形成,但是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已经不叫流金沙了,在居延国口耳相传的说法中,它被称为“玄黄珠”。

    夏元熙这种水炼蒸馏法源自《北斗渡死经》,“北冥制魔黑律玄符”篇里记载了上古修真界若干种可用以制符的墨水,水银溶解的流金沙液在其中敬陪末座,被排在了第九品,这种特制墨汁书写上去后水银蒸发,流金沙就可以在纸上留下薄薄一层金色笔迹。而在常见金属中,水银并不能溶解铁器,夏元熙用黑铁蒸馏炉精炼流金沙,水银可以循环使用。至于水银哪来嘛……夏元熙知道朱砂可以提炼水银,在作坊里一阵翻找果然找到了说明书:“山石中采粗次朱砂,作炉置砂于中,下承以水,上覆以盎器,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,水银溜于下。”朱砂这东西,封汲给的储物袋里可是有不少。

    十五日很快就到了,双方各自带着自己的成果,来到这座城市实际上的中枢——偕行馆,苏玉朗和其他几位“松林六子”已经在主厅等待,这座最初以《诗》中的“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”命名、意在与同伴同甘共苦的院落,如今却要为自己的创始者之间兄弟阋墙,勾心斗角的戏码作了见证。

    李清川服用了朝景丹,虽然坚持炼制了十五日,仍然神采奕奕,身后两个仆役抬着大箱也跟着他走了进来;反观夏元熙背个小小的包袱,睡眼惺忪,连那双让人见之难忘的锐利眸子也大打折扣,气势上立刻落了下风。

    李清川微微冷笑,暗思:“这种自己闷头苦修的散修向来不知人心险恶,白白被你苏玉朗当了枪使。不过,任你机关算尽,等到十二月初九,我们便不再是一路人,真是可惜,毕竟上古的精微妙法,原本就不是你这等谨小慎微,首鼠两端的蠢虫能痴心妄想的!”他目光挑衅地转向苏玉朗,袖袍一拂,箱子盖随即打开,只见一片光华耀目,细细的金色粉末堆的满满的,粗略来看有七八成的纯度,周围猛然想起一阵吸气的声音,如此一大箱流金沙的价值,都可以抵过在场不少同样是“松林六子”的辖区一个季度的所有产出。

    在金色的粉末中央,还有一个巴掌大的檀木盒子,李清川拿起来小心翼翼地打开,向在场众人展示了里面颜色更加纯正的沙粒:“还请诸位定夺!”

    旁边一位长期掌管与仙门交易事项的执事颤巍巍走上前,屏息静气,生怕吹走了一点,用指甲盖小心挑起一点沙,仔细看了看,方才摸着胡子郑重到:“八成有余……不,已经很接近九成了!”

    周围一片哗然,对世代居住在居延的人来说,火炼原矿至九成纯度,技艺之精妙,几乎穷尽人力的极限。看来李清川虽然十余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,也并未荒废时日。

    “七成四的约六十斤,八成六的一斤二两五钱,”

    明安站在人群后面不起眼的角落,把这一切收入眼中,不由得心急如焚。主辱臣死,这几年李清川势力扩张很快,隐隐有压过苏玉朗一系的势头,再不做点什么的话,这大好机会又要错过。

    “咳。”发现属下有些心不在焉,苏玉朗咳嗽了一下,袖袍下的手摆了摆,示意明安不要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苏玉朗微微一叹:这个明安固然忠心耿耿,就是心思不够活络,如果安排的是具体的工作,他能完成得很好,如若要求他见机行事则多半要把事情搞砸……不过,忠诚和聪明二选一果然还是前者更重要,只要能按部就班地执行自己的计划,事情就会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。现在渔网已经洒下了,自己要做的只是静静等待,猎物被捕捞出水的那一刻。

    “夏道友,轮到你了。”李清川一字一顿道。

    ☆、第12章 阋墙·流金沙(四)

    夏元熙在或是怜悯,或是哂笑的万众瞩目中,解下背上的包袱,摊在地上一层层解开,就在众人眼皮子底下,里面滚出一块婴儿拳头大小,颜色金黄带赤的矿石,然后第二块、第三块……

    场面静悄悄的,突然一位执事反应过来:“无关人等退后!背过去候着!张老,王老,兹事体大,我一个人怕走了眼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”他叫住名字的都是居延国干这项行当数十年的德高望重之人,连外来者的松林六子在如何定脉,炼制方面都是由他们教授,有着半师之谊。

    几颗花白的皓首聚集在一起,良久之后,为首那人才作了定论:“石属而似金,光泛金赤,击之若罄!错不了……想不到老夫有生之年还能得见如此硕大的玄黄珠……十一颗重约五斤二两四钱,兹事体大,还是用秤再量过吧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,这十一颗竟然是纯度为十成的玄黄珠!

    李清川这才从震惊中清醒:玄黄珠!百年难得一遇,怎么可能一出十来颗!苏玉朗的隐藏实力难道大到这种程度?!

    他盯着苏玉朗,发现对方也是双拳紧握,面色紫涨。

    为什么苏玉朗的表情如此狰狞?难道看我落败不应该是摆出一副虚伪的笑容,表面惋惜,实则落井下石吗?

    苏玉朗失态也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,脸上瞬息万变,最终又回归了一脸善意,笑眯眯地对夏元熙道:“四弟性子急躁,赌约也就是随口说说,我这做大哥的在这里代他赔罪了,万望夏姑娘得饶人处且饶人,也算结个善缘。我兄弟六人,情同手足,西迁居延有十数载,在此地颇有几分人脉,日后姑娘若有什么为难的地方,我等必当尽心尽力。”这一席话让一个有情有义的老好人形象深入人心,不少熟知内情的人士都产生了疑惑:坊间传说苏国师和李先生不合,看来纯粹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

    不对,不应该是这样!李清川死死盯着苏玉朗,企图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破绽,对方确回以无奈而忧虑地一笑,仿佛对他的尴尬处境感同身受,同辱共荣一般。在他几乎要信以为真的时候,突然感觉周身真元紊乱,在经脉内逆行奔涌,如同惊涛拍岸一般,仿佛要破体而出!

    难道是?!……原来如此!

    夏元熙本来就志不在此,无所谓地摇摇手,刚要答应。

    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!我……愿赌服输!”李清川虽然站立不稳,佝偻着身子摇摇晃晃,说话却斩钉截铁。

    众皆哗然,这个李先生从来阴沉刻毒,不择手段,怎么今天吃错药似的钻牛角尖?

    李清川额头上豆大的汗滴留下,旁人都以为是他死要面子的表现。不过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地盘就要拱手让人,换谁也放不下,李清川平日眼高于顶,对于他的失势不少人心里还是喜闻乐见,拍手称庆的。

    竟然在这个时候发作,果然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苏玉朗看着勉力支撑的李清川,脑内飞速运转,脸上也失去了一贯的笑容;“既然四弟如此执着,哥哥也不好阻拦,兄弟六人多日不见,我已安排了好酒好菜聚一聚,正好还可邀夏仙师一起秉烛夜话。”说罢便目视左右,示意无论如何也要留下这二人。夏元熙发现有上演全武行的倾向,顿时精神大涨。

    “大哥盛情,我心领了,奈何这次来的匆忙,家中有些许事物未处理,要与夏姑娘一道赶回,而且夏姑娘人不生地不熟,小弟还要与她做好交接。十二月初九之后我有要事,便无法抽身了。”李清川的十二月初九四个字隐隐有些加重口气。

    苏玉朗慢条斯理地十指交叠:“是吗?”内心虽然在天人交战,但是说话的语速却越发放慢了:“真是可惜,那就不留四弟了,路上可要好好保重。”

    目送夏元熙和李清川离开,他也不禁反思:“顺风顺水太久,也逐渐依赖了诡道伎俩,这次大概是上天的意志,点醒我实力才是一切……不过反正最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,他果然动用了朝景丹!四弟这几年身家越发丰厚,购置了不少丹药,朝景丹的副作用一出现,这丹毒爆发起来,可是比我当初诛杀鲛妖的时候猛烈得多。四弟啊四弟,你可要自求多福了。”

    常言道:是药三分毒。市面上流通的丹药,都因为配方、炼制手法的差别而多多少少具有丹毒,如何鉴别丹药、怎样搭配着服用才能减少丹毒的方法,在许多宗门中都是一代一代人总结出来的经验,非核心弟子不可传授,往往是师父根据弟子的体质、功法指点他应该服用哪些丹药,弟子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只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,并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这样做。服药方法的系统理论知识,则要等到这位弟子也修炼大成,做了师父才有资格知晓。另一方面,宗门中也大多有自己的炼丹师,给自己弟子提供的丹药,选材上绝不会以次充好,往往选择丹毒少,药效更温和的配方和原料;但是在市场上出售的丹药,就只能看炼丹师的良心了,譬如地骨木和百年胡桐果实药效差不多,价格后者是前者三倍,以致大多数野生炼丹师会选择丹毒残留更多的前者。

    作为散修,当然没有名师指点,购买丹药也拿不到内部货,自然丹毒积累愈深,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散修中也是普遍存在。这丹毒平日只是潜伏在身体内部,并不会影响什么,进了宗门后依靠资源也可以慢慢调理回来,但是朝景丹的副作用却是使丹毒爆发,本来松林六子中以苏,李修为最高,二人差距仅在伯仲之间,而苏玉朗诛杀鲛妖后丹毒反噬,虽然修为便落后了李清川一筹,却发现了朝景丹独特的副作用,于是他耐心等待,待到李清川丹毒日深的时候引诱他服下作为导火索的朝景丹,以李清川身体内的丹毒残余,轻则道基受损,重则有性命之忧,无论哪一种,到十二月初九那天他都无法和苏玉朗相抗衡了。想到心腹之患已经解除,苏玉朗不禁露出一丝微笑:四弟,就算你到最后发现了又怎样?一步错,步步错,要么献上基业以求我的怜悯,要么当场说出十二月初九的秘密,搅浑这潭水或许能寻得一线生机。你却当断不断,选择了下下策,负气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胎息期的小鬼身上,如此心性,岂可闻道?也罢,岆水以东,倚山原以西的沃野也就暂且寄放在你那,日后再把你连同其他人的部分的一并取来。居延国,我就收下了!

    虽然心中盘算着种种手段,苏玉朗却越发笑得如沐春风:“来来来,愚兄手边存了不少佳酿,今晚我们兄弟不醉不归。”

    浦阳渡,顺流而下可至岆水,河道旁的渡口上,依稀可见几个身影。

    “你们这十几年都是在这样的相爱相杀里面度过的吗?作为外人打扰你们了真是对不起啊再见。”夏元熙总算打听清楚了居延的山川地理,势力分布,以及松林六子之间陈芝麻烂谷子的龃龉,她对和之前还是敌人的李清川一道行动毫无兴趣,走出苏玉朗的地盘就马上准备拆伙。

    “且慢。”李清川此刻丹毒完全爆发,脸色苍白,嘴唇乌紫,毫无之前仙风道骨的名士范,“苏玉朗之前送你朝景丹,就是打算让你我同归于尽,你现在既已知晓他的布局,已是他潜在的敌人,算计陷害过的人一日不死,他怎能安心?”

    “早看他不顺眼,那叫明安的还来找我过,直接就被我赶出去了。”哼,还在我面前装学霸,真是自寻死路。

    如果明安知道自己任务失败的原因是几句《易经》刺激到了某学渣的玻璃心,想必欲哭无泪。

    “而且这地方修士就你们两三只,十几年了也就旋照水平,这样的差生班显然不利于有志之士的成长,去隔壁邯亭郡游历或许比较靠谱,嗯,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。”作为胎息期修士的夏元熙毫无对旋照前辈的敬意,口出狂言后便转身要走。

    “十二月初九,将有昆仑仙舟渡海而来,乃是一甲子一次的门人甄选,持有‘鱼龙佩’者皆可参与,夏姑娘难道没有兴趣?我也算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,手里不少小道消息,虽然并不保证一定为实,知道一些总无坏处。”李清川手掌中,一块形状古朴的兽形玉石光泽温润。

    “现在几月?”

    “九月二十三。”

    “苏玉朗此人狼子野心,我岂是袖手旁观之辈?!愿助李道友主持正义!”夏元熙义正辞严。

    李清川哑然。

    “啧啧,这船看起来很给力啊。”夏元熙跳上楼船,发现木质致密,脚步声犹如金玉。

    “岆水多暗礁,操舟夫子若不常行于江上,用普通船只只怕半路就船毁了,所以只能用龙血木为材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是穷山恶水。”

    ☆、第13章 书道·符箓法(一)

    一路上李清川心事重重。在岆水岸重镇益嘉的行辕中,他下令为夏元熙设宴接风,菜肴皆是珍馐美味,李清川整个人却仄仄地躺在狐皮垫子里,进食也是美貌侍女送到嘴边,完全没有一点身为主人的热情。

    “瞧我发现了什么?一碗野生的甜豆脑?!做这个的厨子掐头去尾,沾上酱油估计比碗里这坨东西好吃一万倍。”夏元熙端起碗,面无表情。

    “客随主便,招待不周之处,夏道友还请多包涵。”李清川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我算知道你为什么没朋友了,苏玉朗能忍你十年看来是个很好相处的人。顺带一提,根据赌约的结果,我才是主人。”虽然对成为土皇帝没兴趣,但是毫不妨碍百无聊赖的夏元熙用赌约当嘴炮用,效果真是刀刀入要害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李清川血气上涌,跌跌撞撞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“那腻歪的病鬼走了,我觉得我胃口大开,还可以再战三碗。那边的少女~麻烦添饭~”

    以上便是夏元熙的日常,吃饭睡觉挤兑李清川,当然偶尔她也会干干正事。比如现在,她郑重摊开一张来自东越之地,以空桑树和云母制成,价值百金的桑皮纸;运起号称“千万毛中择一毫”的玉管紫霜毫;饱蘸流金沙与水银制成的墨汁,气贯丹田,提笔凝思。

    良久,正要下笔,只见“啪叽”,一颗硕大的淡金色墨汁直直落在纸上,沿着精致的纹理晕染开来,墨色层次分明,浓淡相宜,空桑纸果然不愧出身名门。

    “这次不算。”夏元熙呆立一秒,迅速把写废的纸揉成一团,此时地上已经有好几团这样的废纸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住手!”李清川听闻夏元熙叫人取了水银和流金沙,闭门不出不知道在捣鼓什么,想想自己败的不明不白,心中芥蒂一直如鲠在喉,再三思索决定来打探一二,刚推开门就看见这样的景象。

    “啥?”夏元熙像看怪物一样,盯着李清川放下拐杖,颤巍巍弯腰捡起纸团,小心展开,皱眉对自己说教:“这其他的地方明明是可以写的,你师长难道没教过你敬惜字纸吗?”

    配上他五绺长髯一本正经的模样,夏元熙顿觉一股酸腐之气迎面而来,她来自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,打印文档最后一页哪怕只有一句话,也懒得为了节约廉价的纸张而改变排版的世界,只觉得李清川有点小题大做,于是还击道:“你用百尾鲤鱼须做醒酒汤,其余部分弃之不用的时候也不见这么斤斤计较啊,你父母难道没教过你不要浪费食物?”

    “纸墨不一样!”李清川斩钉截铁。